时序更替,嘱托言犹在耳;接续奋进,使命了然于胸。
四年来,新县把乡村作为践行“两个更好”主阵地,锚定目标,担当在肩,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,书写下一个又一个实干故事。
青山绿水新西河(党智华 摄)
党旗飘扬 干群同心
乡村振兴,关键在党,核心在人。新县陡山河乡白沙关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罗传周对这句话有着更深的理解。
曾经,白沙关村是出了名的“软弱涣散村”,在外创业有成的罗传周知晓后,主动回归家乡并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。他先收回村集体山场、水库和集体茶场使得全村上下心服气顺,后通过抓党建、跑项目、办旅游带动村集体致富,多方集资兴建的武占岭生态旅游区和武占岭红色教育培训中心,更是直接带动周边五六个村的7000多名群众从中受益。“我是红军后代,更是党的干部,看着家乡越来越美,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!”罗传周信心十足。
是党员、更是致富带头人。同罗传周一样,西河村张思恩把乡村旅游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,凭借自己的乡贤力量,成功开创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“西河模式”。西河村从一个只剩下40多人,房屋坍塌、荒草丛生的破败山村,蝶变为山明水秀,设施齐全,一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美丽乡村。
发挥人才优势,打造乡村聚合力。近年来,新县大力实施“人才强县”战略,深化“红城英才”计划,实施“雁归来”、“999”回归工程,先后吸引新县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办经济实体8000多家,带动6万名群众就业增收。创办武占岭生态旅游度假区、阳荷姜深加工生产线、迷迭香中药材产业园等企业65个,总投资超80亿元。
潮涌千帆竞,奋楫正当时。循着红城大地的乡村坐标放眼望去,一批批扎根基层、心系家乡的优秀人才,沿着红色足迹,为加快老区乡村振兴发展、实现“两个更好”出彩新篇章贡献着时代力量。
武占岭漂流(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)
产业融合 点面开花
山藏秋韵,地载秋收。
九月,硕果丰盈,在新县周河乡大别山阳荷姜产业园内,1500亩阳荷姜正值成熟采摘的季节,负责人匡建新正组织村民进行采收,忙碌的身影化作一幅丰收的画面。
车间每年出厂阳荷姜900万瓶,实现年销售额3000万元,为村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的收入,带动130多户村民在产业链上实现致富增收,实现农户、村集体和企业多方共同受益。
阳荷铺满地,茶籽挂满枝。与阳荷姜一山之隔的大别山五马油茶产业园是一家集采摘、生产、销售、冷链、物流、研学、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智能产业园区,民间古法榨油的第13代传承人张泽成带领众人将当地野生油茶资源转化为品牌山茶油,优质特产走出大别山。
已建成的阳荷姜产业园 (匡建新 摄)
乡村产业如火如荼,电商经济蒸蒸日上。在曾经的柴山保革命根据地陈店乡,农村电商已然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杠杆,4个“中国淘宝村”、136家淘宝店铺、2000名电商从业人员、8000余万元销售额……亮眼的数据折射出红土地上的新变迁。在新县吴陈河镇第一书记直播间,驻村第一书记轮番走进直播间带货助农,200多家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从这里网联全国各地。
产业加速升级,文旅融合创新。新县积极推进一、二、三产业升级、农文旅融合发展,全域保护、全景打造、全面提升,探索出了一条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革命老区发展新路径。红学、体旅、文创等多元化业态产业带动了“民宿经济”“研学经济”“露营经济”等大繁荣、大发展,全县84%以上的群众在旅游发展各环节受益。
鱼米之乡( 党智华 摄)
筑牢产业基础,点燃前进动力。近年来,新县坚持将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,优化产业结构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健全产业链条,补齐要素短板,长期培育和支持特色产业,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的动能支撑。
生态宜居 民风焕新
秋日时节,天高云淡,坐落在新县泗店乡的大畈村白墙灰瓦,池水清澈,“一米菜园”“厕所革命”“污水净化”“垃圾分类”在大畈村相继落地,美丽宜居的幸福村镇喜迎蝶变。
泗店乡大畈村全貌(蒋仑 摄)
示范引领当排头,乡村建设敢为先。新县以红绿资源丰富的田铺乡、泗店乡6个行政村为核心,建设红色大别山乡村振兴示范区,探索出一条“以红映绿、以绿衬红、红绿融合”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持续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模式。如今,新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已覆盖5个乡镇,“一环三线五谷”建设格局初步形成。
点上出彩,面上开花。近年来,新县聚焦“四起来”目标,集中“治理六乱、开展六清”,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,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着力推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落地见效,乡村风貌日新月异,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显著提升,成功获评2022年度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先进县。
房前屋后的“一米菜园”( 蒋仑 摄)
生态宜居宜游,民风和美和谐。新县始终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文明实践工作上下实功、求实效,以小切口带动大民生。建设孝善大食堂,推广居家养老“戴畈模式”,以饺子宴倡树好乡风,全县孝老爱亲蔚然成风。目前,全县开展乡村文明实践活动千余场;县域文明乡镇全覆盖,创成全国文明村镇4个,评选“三星”文明户1733户;培育组建乡村文化合作社52家。
牢记嘱托齐奋进,乡村振兴启新程。今日革命老区,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美丽村庄焕然一新,蓬勃产业带动增收,乡村振兴更有底气,接续奋进更有动力。在迈步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路上,广袤乡村正悄然蝶变,一幅幅百姓富、产业兴、乡村美的动人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。
“我们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重点工作落细落实,努力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,让红城大地真正成为老区群众乐享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,为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、谱写‘两个更好’新篇章贡献力量。”新县县长李晓亮信心满怀。(郝昱玮 陈海)